PAIPAC · 盗读记译
PAIPAC · 盗读记译

学记 | 《论语·述而》学札与释读
PAIPAC #31104

主要参考

  1. 四库《论语注疏》
  2. 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

说明

  1. 本文为学习记录。笔者以为只读易忘,古书尤甚,因此借每周空闲时整理当周所读所感,以备来日之需。
  2. 《论语》原文保留为繁体,文中称及此经时不再用书名号。 用字和句读均以《集注》为准 ,但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句读大不相同时会专门标出;分章遵照通常分法,但分章依据历来多有争议,笔者也认为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说法有时牵强,故不录。
  3. 为了方便查看和检索,笔者自拟了各选段的小标题,取其要旨或所出典。

《论语》学札

7 述而篇

1 述而不作

子曰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」

※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本章讲孔子著述之谦逊。“述”即传旧、继承前人的著述,“作”相对地指自己创作、创始,“信”指笃信古人。

2 诲人不倦

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去呗。“识”读去声,一说意为记住,一说意为知晓、理解。

二书理解的主要差异是最后一句。《注疏》认为此章是孔子言说自己所做之事,默记、学古、教人,时人不行,唯有孔子自己去做了,“何有于我哉”相当于“何(人能)有(此行)于我哉”(注意古汉语“于”可以引出比较对象),意即在做这些事上没有人超过我(因为彼时压根没有人愿意做这些事),“我獨有之”。《集注》则认为本章仍是孔子自谦之词,做到这三者并不非得是圣贤,孔子自己当然也做到了,但孔子依然谦称自己没有做到,“何有于我哉”相当于说“我有(此三者之)何者?”,依然“不敢当”。

3 闻义不能徙

子曰:「德之不脩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」

※ 本章很好理解,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也基本相同,即说明“德在修行,学须讲习”,人应当“见善能徙,改过不吝”。

4 子之燕居

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该章言孔子闲居时的容貌。“申申”和“夭夭”都是说人体貌和舒,“如”相当于“然”。

5 久不复梦见周公

子曰:「甚矣吾衰也!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基本相同。本章仍言道不行,孔子感叹自己年老体衰,而且很久不梦见周公,言外之意便是年轻体盛时常梦周公、欲行周道;至老,人衰则罢,不梦周公实是道不能行。程子的注说得极好“存道者心,無老少之異;而行道者身,老則衰也”。

6 道、德、仁、艺

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

※ 这章的解读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几个核心概念,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按《注疏》的理解,“志”即志向、志慕,“道”虚通而不可体,所以只能志之慕之;“据”即扶杖、凭仗,相比于道,德有成形,“德”字同“得”,指的就是物得其所,所以能够凭仗;“依”即倚靠、傍倚,施功于人谓之“仁”,所以仁是可以傍倚的;“艺”指六艺,加饰于身,本体论意义上的地位不如前者,所以不足依据,只能“游”之运之。(关于四个概念更具体的解释见《正义》)

《集注》的理解则更多发于人内心,并把四个概念串联了起来。“道”是人伦日用的规范,因此搭配“志”,要人心从规范、行正不惑;“德”同“得”,指人从道而不失之,所以搭配“据”,要人执守、据守所行之道,便得德;“仁”指尽弃私欲、心德完备,因此搭配“依”,即不违背(Cf. 无终食之间违仁);“艺”指六艺,是至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,人生活时不可缺,因此要“游”之,“玩物适情”。“蓋學莫先於立志,志道,則心存於正而不他;據德,則道得於心而不失;依仁,則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;游藝,則小物不遺而動息有養。學者於此,有以不失其先後之序、輕重之倫焉,則本末兼該,內外交養”。

7 束脩

子曰:「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是相同的,但侧重点不同。脩即肉脯、肉干,按《集注》说十条为一束。

《注疏》认为本章重点在于孔子诲人不倦,古者送礼,轻有束脩,重有玉帛,一束肉干并不是什么厚礼,只是表明心意而已,犹言只要有心修学,孔子就不拒绝。《集注》则认为重点在于奉礼来学,“礼闻来学,不闻往教”,没有代越妄教的道理,只有他人来学,孔子才应教授,束脩重在体现来学。

8 举一反三

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“愤”指心中愤愤、欲通而未通的感觉,对应地,“启”即“开”,开拨其心、为之解意;“悱”话到嘴边、指欲言而不能言的感觉,这时要“发”,生发、开展其言辞,使其言通。“隅”指室内的角落,物若有四角,说了一角就应该能明白其他三角,后来“隅”也泛指事物的某一方面。本章言诲人之法,要到将通未通之时才去启发,教一而不能通其类也不再教第二次。

9 食于丧者之侧

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
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《注疏》是断为两章的,前章的意思是丧了亲的人哀戚,此时孔子在其旁也不饱食,可见其恻隐之心。后章的意思则是孔子遵从丧礼,同一天哭过丧又作乐放歌的话亵渎礼容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吊于人,是日不乐”。《集注》则合为一章,理解成孔子见人哀丧,自己便没胃口吃饭,见人嚎哭,则心有哀戚而无心唱歌,由此可见圣人能体人之情,性情端正。

10 暴虎冯河

子謂顏淵曰:「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唯我與爾有是夫!」子路曰:「子行三軍,則誰與?」子曰:「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一句,《注疏》的理解是说话做事可行则行,应止则止,有其分寸,这一点唯有孔子和贤良的颜回能做到;《集注》的理解则是有人任用则往,被人抛弃则收,或行或藏,随遇而安,命不足道,这一点只有圣人孔子和近乎圣人的颜回能做到。子路见孔子只夸赞颜回,想借机显示一下自己的“勇”,所以专门问孔子如果统领三军(按《集注》一军是2500人)会带上谁;孔子则巧答说,肯定不带那些徒手与老虎搏斗、无船就强行过河、宁死也不后悔的鲁莽之人,要带一定是带上遇事慎重有敬、好谋划、以谋略成事之人。

11 从吾所好

子曰: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参照之前的“不以其道得之”,“可求”说的是以正道得富,孔子此言,其实是说富贵必遵其道,否则吾宁不好其富。

12 斋、战、疾

子之所慎:齊,戰,疾。

※ 此章短明,略。

13 三月不知肉味

子在齊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「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!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《韶乐》盛美之至,孔子闻之,恍惚如忘记肉味,犹言完全浸入、心无他物。

14 求仁得仁

冉有曰:「夫子為衛君乎?」子貢曰:「諾。吾將問之。」入,曰:「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」曰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曰:「怨乎?」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」出,曰:「夫子不為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这一段需要补充一些背景。当时孔子住在卫国,卫国国君名叫“辄”(姬姓,谥号出公),其父蒯聩,祖父灵公;卫灵公还有一女伯姬,外孙孔悝。当年卫灵公驱逐了儿子蒯聩,死时直接跳了一代把孙子姬辄立为国君,蒯聩不服,儿子也不接纳自己,于是去往晋国投奔赵鞅(彼时卫晋之间已经疏离),晋国接纳了他。当时孔子就在卫国,为卫出公礼待,一说子而拒父属于恶行、不合礼义,又一说时人议之、认为是蒯聩得罪于灵公,总之这才有了本章开头的一问(“为”此处解作辅佐)。

伯夷和叔齐在历史上也相当有名。兄弟俩是孤竹君的儿子,孤竹君死时传位给叔齐,叔齐禅让君位给伯夷,伯夷以父命为由推辞并出走,叔齐随后也不立位而出走(“让国远去”),国人只好立叔齐的次子(中子)为国君。后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并灭商,伯夷、叔齐耻食周粟,饿死在首阳山。可见,卫国发生的父子相争的内乱正与伯夷、叔齐彼此让国的事相反,如果孔子愿辅佐卫出公,那应该就不会赞同夷、齐。加上当时孔子和弟子住在卫国,按礼居人门下不应议其非,所以子贡用伯夷、叔齐做婉辞去询问孔子。孔子则回答说夷齐是古之贤人,按朱注,“伯夷以父命為尊,叔齊以天倫為重。其遜國也,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,而即乎人心之安”。子贡进而又问二人当时这么做会不会有过悔意呢?言外之意当然是想问孔子决意不佐出公,会不会有朝一日后悔。孔子则回答说夷齐是求仁而得仁,没有什么好怨悔的,可见孔子是断不可能辅佐出公的,这才有了子贡出而答。

理解这段对话有两点需要点明:一,孔子贤夷齐而不佐卫君,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?《注疏》认为这是因为父子相争为恶行,夫子恶之,所以不为;《集注》则只认为冉有只是借蒯聩被逐这件事询问孔子的意见,没有明说孔子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,不过从上面引的朱注可以推知,朱熹应该是要对比夷齐互让和父子相争这两件事,认为不让即为不正,不合天理,夫子自然不会做有违天理之事。二,求仁得仁到底是什么意思?夷齐饿死首阳山怎么算求仁得仁呢?事实上,经过上面一问,这一问的答案也救比较明显了。按《注疏》所讲,夷齐初心让国,这是“求为仁也”,而君子杀身以成仁,夷齐虽然饿死但也算成仁(毕竟夷齐本可为商君),求之而得之,自然无悔。

故事的最后:出公在位时(表兄弟)孔悝任卫国大夫。公元前481年,孔悝的母亲伯姬强拥弟弟蒯聩上位(至于原因,一说是伯姬丧夫后爱上了一个仆人,弟弟蒯聩支持他改嫁),蒯聩亦挟持外甥孔悝,想要发动政变夺位。孔悝的家臣栾宁见其歃盟,火速通知了子路并护送卫出公逃去鲁国,而后蒯聩得位,号卫庄公。子路就是为了救孔悝而被蒯聩击杀,被剁成肉泥,死于这场内乱。

15 富贵如浮云

子曰: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

※ 本章选入高中教材,不赘言。“浮云”虚无缥缈,孔子此言,言不义而贵非己之愿有,待之漠然如无。

16 五十以学易

子曰: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大有区别。

《注疏》的理解比较直接,认为本章言学《易》适合的年龄,“以知命之年讀至命之書,故可以無大過。”《漢書·儒林傳》:“(孔子)蓋晚而好《易》,讀之韋編三絕,而為之傳”。

《集注》则提出校勘,认为“加”是“假”的音讹,“五十”是“卒”字之误,孔子当时其实已经七十多岁了,而且《史记》引说“假我數年,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”,也没有提到“五十”。由此理解,孔子说自己再活几年,最终学周易,便可以无过,相当于说易经深重载道,不可不学,然而道理深厚,学之非易事。

17 雅言

子所雅言,詩、書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,分切在于“雅言”的理解上。

《注疏》解“雅”即“正”,本章说孔子诵诗经、读尚书和举行典礼时都读正音,即无所避讳,因为学习先王典法当正其音,音正而后义全。礼但用一个动词“执”则是因为礼重不在背诵,而在能实际做到揖让周旋。此三者如此,六艺皆如此。

《集注》解“雅”为“常”,诗经理性情,尚书道政事,礼记谨节文,都是“日用之实”,所以孔子常常谈论这三者。

18 不知老之将至

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本章很好理解,不赘言。注意“葉”古音she4,“叶”这个字本读xie2,借来做“葉”的简化字。

19 我非生而知之者

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

※ 该章选入高中教材,不复赘言。

20 怪力乱神

子不語怪,力,亂,神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,本章也非常有名。

怪、力、乱、神四者分别指怪异、勇力(如乌获举千钧)、悖乱(如臣弑君)、鬼神。孔子为什么不谈论这四者呢?《注疏》认为可能是因其无益于教化;《集注》则认为前三者不正、不合理义,夫子当然不谈,第四者鬼神虽然不能说不正,但其道理不易明、难穷尽,所以夫子不轻易谈论。

21 三人行必有我师/择善而从

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※ 这句太有名了,也很好懂,不多说了。注意我属于三人之一,三人本来不是要比较贤愚的,但另有两人,则其言行必有相对的善劣,所以从中有学。《注疏》把这章和“圣人无常师”联系了起来,《集注》则是和见贤思齐联系了起来。

22 齐鲁变道

子曰:「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?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基本相同。

这里同样需要补充一些背景。桓魋是宋桓公的后代,春秋时期宋景公在位时任宋国司马,掌握兵权,兄弟五人(向巢、桓魋、子牛/司马牛、子颀、子车)都是当时宋国的显赫人物,其中子牛便是孔子的弟子。孔子与宋景公同祖同宗,因此周游列国到宋时,宋景公想要久留孔门师徒。桓魋担心孔子等人取代自己的权势,所以极力劝阻,想要谋杀孔子。《史记》:“孔子过宋,与弟子习礼大树下,桓魋伐其树,孔子去……”,孔子就这样被逼走了。本章正是发生在桓魋欲杀孔子的情况下。

23 吾无隐

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。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圣人知广道深,弟子以为夫子隐藏玄秘,不教给别人,所以孔子才做了这样的回答。朱注说得很好,“疑其有隱,而不知聖人作、止、語、默無非教也,故夫子以此言曉之”。

24 文行忠信

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此四者有形质,可教授。“文”即“文献”(注意这是个古今异义词,古代专指先王经典),“行”即德行,“忠”即“中心无隐”、尽心尽力,“信”即不欺人。

25 博学约礼

子曰:「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」子曰:「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有恆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恆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有些区别。

《注疏》的理解要更具体,认为“圣人”说的就是三代圣王,孔子此言实是感慨世无明君;“善人”指的就是前面的“君子”,退一步,连君子都看不到,能看到一心向善的人也就可以了。《集注》则把“圣人”理解成抽象的“神明不测”之人,君子则是才德出众之人。

26 钓而不网

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本章见孔子仁心。一竿钓而非以网捕,不欲绝流尽渔也;日射飞鸟而不夜射宿鸟,不欲欺暗且惊众也。

27 不知而作

子曰:「蓋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無是也。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,多見而識之,知之次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有些区别。

本章前句自然是对说当时那些穿凿妄作之人。至于后句,《注疏》的句读是“多聞,擇其善者而從之;多見而識之,知之次也”,意即别人见多识广的话自己就择其善而从,这样跟着学习多了、见识也就光了,虽然次于生而知之,但也算知,不应该不知而妄作。《集注》则句读如上,认为句意是,人要多了解、选择贤良之人去学习,多见,多记(识读去声),这样就算不是实知其理,也仅次于实知者,比不知而妄作要好。

28 互乡

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子曰:「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!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本章的“与”当解作动词,赞与、赞同,“互乡”是地名。

《注疏》提到了两种句读。一种如上,互乡这个地方的人说话自大,不合时宜,有个来自互乡的童子登门(见读xian4)孔子却接见了,诸弟子就有些疑惑。孔子答以教诲之道,说应该赞同人的进步,而不应抓住其退步不放,而今此人谦虚自洁以来学,应当赞扬,过去的行为已经过去,不是孔子能保证的了。另一种则是开篇八字合为一句,“互鄉難與言童子見”,意即互乡这个地方有个别人很难对话的小孩,而不是说这个地方的人都“难与言”。

《集注》前边的句读同上,子曰一句则认为顺序有误,应该是“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”,“洁”是修治的意思。意思是说,童子既然愿意从学自修,就值得赞许,至于过去的所作所为是善是恶,那就不是今日能保证的了。上进求善,总比退步为恶要好,应该赞扬,可见夫子待人接物宽宏大量。

29 我欲仁,斯人至矣

子曰:「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」

※ 本章亦选入高中教材,不复赘言。求仁求德,关键在己,“仁道不远,行之即是”。

30 君子不党/苟有过,人必知之

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?孔子曰:「知禮。」孔子退,揖巫馬期而進之,曰:「吾聞君子不黨,君子亦黨乎?君取於吳為同姓,謂之吳孟子。君而知禮,孰不知禮?」巫馬期以告。子曰:「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“司败”是官名,“陈”即陈国,昭公说的是鲁昭公,巫马期是孔子的弟子,“党”即结党、偏袒。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,按礼同姓不婚,但是当时鲁昭公却娶了吴国的女子为妻(本应称吴姬,因避讳改称吴孟),所以才有这章问答。

31 反歌而和

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《注疏》认为本章体现孔子重视正音,若别人唱歌唱得好、合于雅颂,则一定要求其再唱,自己审其意而和之。《集注》则认为本章言孔子求善恳切,之所以要求再唱是想学到其长处,自己和之则是因取其长而欢欣喜悦。

32 文莫吾犹人

子曰:「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基本相同。《注疏》的句读是“文莫,吾犹人也”,认为本章言孔子谦德,在“文”这一方面不必别人高,亲身践行君子的品德方面自己则还没有做到。《集注》的句读如上,对句意的理解没有太大差别。

33 若圣与仁

子曰:「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。」公西華曰:「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基本相同,本章很好理解,前面也有涉及,不复赘言。

34 祷之久矣

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「有諸?」子路對曰:「有之。誄曰:『禱爾于上下神祇。』」子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有些区别,《诔》是关于祈祷的一部古书,“神祇qi2”指天神和地神,泛指神明。

《注疏》认为子路没有理解孔子问的话,君子不谄媚于鬼神,孔子并不赞成祈神除病,因此本来是想问子路有没有做过祈祷这件事,子路却理解成了问有没有生病祈祷这个道理、这种做法,所以引用《诔》回答夫子;孔子也就顺势回答子路说自己早就做过祈祷了,意即让子路明白这是没用的,祈祷是忤逆神明天理之人罹难时才做的,孔子言行向来合于神明,无须祷请。

《集注》的理解正是上面提到的子路的理解,认为孔子就是要问有没有祈祷的道理。后面之所以拒绝,则是因为祈祷是悔过之人才做的,自己素合神明,心无所悔,自不必祷告;然而当时按士礼,生病应该“行禱五祀”,弟子们迫切希望老师病好,急病乱投医忙着祷告,孔子以此婉言,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不必做什么祈祷。

35 宁固

子曰:「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基本相同,本章很好理解。“孙”即“逊”,谦顺,“固”即固陋、寒酸。豪奢骄狂和鄙陋寒酸都不合中道,但是骄狂危害更大,所以宁可贫寒也不骄富。

36 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

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有些区别。本章很有名,“戚戚”即忧惧的样子。至于坦荡和忧惧的原因,《注疏》认为是因为君子名正行顺,能内省而无疚,小人则好为恶事,所以如此;《集注》则认为是因为君子循里,以理行事,而小人为外物形役,所以如此。

37 温而厉

子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基本相同,本章也很好理解。“威”即庄严、严肃。

发表回复

textsms
account_circle
email

PAIPAC · 盗读记译

学记 | 《论语·述而》学札与释读
PAIPAC #31104
《正义》:此篇皆明孔子之志行也,以前篇论贤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,成德有渐,故以圣人次之。
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
2020-04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