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IPAC · 盗读记译
PAIPAC · 盗读记译

学记 | 《论语·雍也》学札与释读
PAIPAC #31103

主要参考

  1. 四库《论语注疏》
  2. 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

说明

  1. 本文为学习记录。笔者以为只读易忘,古书尤甚,因此借每周空闲时整理当周所读所感,以备来日之需。
  2. 《论语》原文保留为繁体,文中称及此经时不再用书名号。 用字和句读均以《集注》为准 ,但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句读大不相同时会专门标出;分章遵照通常分法,但分章依据历来多有争议,笔者也认为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说法有时牵强,故不录。
  3. 为了方便查看和检索,笔者自拟了各选段的小标题,取其要旨或所出典。

《论语》学札

6 雍也篇

1 雍也南面

子曰:「雍也可使南面。」仲弓子桑伯子,子曰:「可也簡。」仲弓曰:「居敬而行簡,以臨其民,不亦可乎?居簡而行簡,無乃大簡乎?」子曰:「雍之言然。」

※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不过《注疏》从问子桑伯子开始另起一章。冉雍名雍,字仲弓。大,音泰。

古人以坐北向南为尊,这显然与中原处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理状况有关,因此“南面”即处在尊位,赞扬雍也有德行,可为治。冉雍随后问孔子,子桑伯子这个人的品行如何,孔子认可其宽略;而冉雍则区分了两种“简”,若是于己敬肃而宽略待民,则可取,若是对己就已经宽略疏漏,便算不上可自治,过于“简”了。

2 颜回好学

哀公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本章惋叹之余,实是称赞颜回的德行。“不迁怒”犹言怒当有理,不移怒于人,“不二过”过错不再犯,正如朱熹所评,颜回好学修德见于“克己”。

3 周急不继富

子華使於齊,冉子為其母請粟。子曰:「與之釜。」請益。曰:「與之庾。」冉子與之粟五秉。子曰:「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吾聞之也,君子周急不繼富。」
原思為之宰,與之粟九百,辭。子曰:「毋!以與爾鄰里鄉黨乎!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公西赤字子华。原思是另一个弟子,字思名宪(憲)。“周”即周济、周救,补不足;“继”即续,放在这里显然是续有余。 朱注说,“五家為鄰,二十五家為里,萬二千五百家為鄉,五百家為黨” 。

古代的量制往往直接由量器得名,不同朝代的量制也有区别,常见的有龠/勺、合gě、升、斗、斛、石shí。一说2龠为1合,又说10龠或10勺为1合,总之是比较小的量;10合为1升,升是上宽下窄的四棱台状方形容器,中间有横栏,与今天吃火锅用的两料碟很像,早期文字中可以看出其形态;10升为1斗,斗既是盛酒器又是量器,圆形,早期文字同样很形象;斗再往上为斛,南宋前10斗为1斛,南宋时改为5斗;石旧读shí,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习惯读dàn了,石兼有体积单位、重量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功能,就体积而言石也是10斗。本章提到的“釜”、“庾”、“秉”也是容量单位,6斗4升曰釜,16斗曰庾,16斛曰秉。 (下图均取自《汉语大字典》)
但又有一说,早期容量是四进制而非十进制,如昭三年《左傳》「晏子曰:齊舊四量,豆、區、釜、鍾。四升為豆,各自其四,以登干釜」,杜注云:「四豆為區,區十六升。四區為釜,釜六斗四升。」

https://gaminginjail.com/wordpress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03/image.png
https://gaminginjail.com/wordpress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03/image-3.png
https://gaminginjail.com/wordpress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03/image-2.png
https://gaminginjail.com/wordpress/wp-content/uploads/2020/03/image-4.png

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在句读上就有差别。《集注》将两段合为一章,引程子的观点将子华和原思做对比,前者为夫子出使,夫子体之,但知其家富,无需多给粮食,合乎义,而冉有擅自拨粮过度,不合义;后者身为家臣有俸禄,孔子教导原思不妨拿多余的粮食赈济贫民,此亦合义;总之,两段以“义”贯之,夫子为圣人,行事合义,用财有方。总的来看《集注》的理解更有整体性,认为这两段主旨均在于“义”。

《正义》则分视之,认为前一章旨在明周济之道,后一章旨在明受禄之法。古代男子出使,家中没了劳动力,因此需要请粮留给家中人,前章子华家富,孔子之所以劝阻冉求并非因为惜粮,而是要告诫冉求君子应当救济的是穷困之人;后章孔子想说的重点则在于,原思做佐臣 ——“宰”指卿大夫的家臣—— 本就应该拿俸禄,不必推辞。

4 犁牛之子

子謂仲弓曰:「犂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该章同样是称赞冉雍的德行。

“犁”指杂色、杂的花纹;“騂”xīng指赤色的马,泛指红色;“角”做动词,指牛角长得周正。朱注说“周人尚赤,牲用騂”,可见红色皮毛、周正的角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比较美观,适合祭祀用。孔子把弟子冉雍比作有大用的牛犊,若不用于牲祭山川都不答应,极言其有德。

5 三月不违仁

子曰:「回也,其心三月不違仁,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有些区别。正如两部作品本身的风格,《集注》的理解和解释要比《正义》更抽象一些。

《正义》把日、月、三月就理解成时间单位,三个月恰好就是一季(“一时”)。时间长了人心容易动摇,其他人都难以坚持仁心,十天半个月就放弃了,唯有颜回能做到一季又一季从仁不移,不随时而变,可见其贤。

《集注》的理解则麻烦得多,日、月、三月固然是常规时间单位,但并非实指,重点在于衬显前者时长、余人时短;并引程子的观点联结天人,认为三月恰是天道小变的时候,说颜回能三月不违仁,不是简单地称赞其时间长,更重要的是说明颜回甚贤、贤近天理,因为只要“过此”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——也就是说,圣人始终坚持仁心仁行、无所间断,颜回虽三月一间,还不至于圣人,但也已接近圣人、将达天道了。再进一步(“张子曰”),连三月这个界限都不是实指,不是简单地说超过三个月就肯定是圣人了,而是说要学习修身都要像颜回一样知“内外宾主之辨”,“勉勉循循”,勤勉不倦,因为关键不是(外在)时间有多长、机械地超过某个时限,而是自己(内在)有无中心之主,能否至笃至诚。总而言之,圣或不圣,贤或不贤,不在时物,而在本心。

6 果、达、艺

季康子問:「仲由可使從政也與?」子曰:「由也果,於從政乎何有?」曰:「賜也,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賜也達,於從政乎何有?」曰:「求也,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求也藝,於從政乎何有?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即称赞子路、子贡和冉有三位弟子的德行。朱注:“ 果,有決斷。達,通事理。藝,多才能”。“何有”之前已经见过,相当于“何难之有”。

7 汶上

季氏使閔子騫宰。閔子騫曰:「善為我辭焉。如有復我者,則吾必在汶上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闵子骞,名损,孔子弟子。“善”是表敬副词,相当于“惠”。该章意在表明闵子骞之贤,不肯臣季氏。汶水出于泰山莱芜,汶上即指顺汶水北上去齐国。正義曰:云「費,季氏邑」者,《左傳》文也。云「季氏不臣,而其邑宰數畔」者,僭禮樂,逐昭公,是不臣也。

8 伯牛有疾

伯牛有疾,子問之,自牖執其手,曰:「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」

※该章选入高中教材,这里不复赘言。

9 箪食壶浆

子曰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」

※ 同样选于高中教材,不复赘言。注意从这句话的句意来看,“食”不应读去声。

10 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

冉求曰:「非不說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」子曰:「力不足者,中道而廢。今女畫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“画”《注疏》解作止,《集注》解作画地自限,大意相同。冉求说自己无力履道,孔子则回答说如果真的无力那应该是半途而废,结果你现在还没开始就自拘自限了,犹言劝学之理。这章同《孟子》以羊易牛那一章里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,说来均是不能与不为之辨。

11 为君子儒

子謂子夏曰:「女為君子儒,無為小人儒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“儒”即学者、读书人。这句话显然是名词做定语。至于君子小人之分,《注疏》说是君子为明道、小人图名气,《集注》则说君子为己、小人为人。

12 行不由径

子游為武城宰。子曰:「女得人焉爾乎?」曰:「有澹臺滅明者,行不由徑。非公事,未嘗至於偃之室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“径”指小路近道,不走径即言其恪守正道。“澹台”是复姓,此人名“灭明”,字子羽。

13 马不进也

子曰:「孟之反不伐,奔而殿。將入門,策其馬,曰:『非敢後也,馬不進也。』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即赞扬谦逊,不要伐功矜能。
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,名侧;“伐”即夸耀;“奔”特指逃跑、流亡,这里是说军队败退;“殿”我们现在也常说“殿后”,军队中,在前曰启,在后曰殿。

14 祝鮀宋朝

子曰:「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,難乎免於今之世矣!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“祝”指宗庙之官,“鮀”tuó是当时卫国的大夫,字子鱼,“佞”前面已经出现过,指有口才。“宋朝”按《正义》云:案定十四年《左傳》曰:「衞侯為夫人南子召宋朝。」杜注云:「南子,宋女也。朝,宋公子,舊通于南子,在宋呼之。」是朝為宋之美人而善淫也。“免于今之世”犹言免于今世的灾祸,可见当时乱世相伐,崇尚辩才。

15 出由户,莫由斯道

子曰:「誰能出不由戶?何莫由斯道也?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户”即单扇的门,后泛指门。人出入都必然走门,犹言行有正法,然而为何没人愿(从仁)走正道呢?实是感概世间无道。

16 文质彬彬

子曰: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。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还是中国哲学经典的文质之辨。
“野”说人鄙略,“史”即史官,《集注》说“多聞習事,而誠或不足也”;“彬彬”按《注疏》是各半,按《集注》则是同“班班”,指相杂而均匀,大意相通。

17 人生直

子曰:「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本章赞扬正直这一德性。人之所以生于世而终寿,没有中途夭折,是因为人生性本正直;诬罔正直之道而生者,不过是侥幸逃脱了灾难而已。

18 知之、好之、乐之

子曰: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本章很好理解。
至于为何不如,《注疏》说是因为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”,《集注》则引张敬夫说“譬之五穀,知者知其可食者也,好者食而嗜之者也,樂者嗜之而飽者也。知而不能好,則是知之未至也;好之而未及於樂,則是好之未至也。此古之學者,所以自強而不息者歟?”。

19 中人语上

子曰:「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。」

※ 该章选入高中教材,这里不复赘言。

20 敬鬼神而远之

樊遲問知。子曰: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。」問仁。曰:「仁者先難而後獲,可謂仁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问智,孔子规劝说君子应当致力于民生,而非耽溺于神鬼之事,恭敬鬼神过了头便至于亵渎,因此说“远之”。问仁,《注疏》的理解是为仁之仁必须先受劳苦,然后才能功成得仁;《集注》的理解则是人做事应当先知道这件事的难处,然后尽力而行,努力追求相应的结果(而非一味贪图结果),这样才可谓仁。

21 乐山乐水

子曰:「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;知者動,仁者靜;知者樂,仁者壽。」

※ 这句太有名了,也很好懂。
至于为什么智类似水而仁类似山,《注疏》的解释是智者喜欢运用才智以治世,如水流不止,仁者喜好山一样的安然稳固,“自然不動,而萬物生焉”;《集注》的解释则是智者通达事理、周流无阻,类似于流水,因此乐水,仁者安于义理、厚重不迁,类似于山,所以乐山。二者大意基本相通。

22 齐鲁变道

子曰:「齊一變,至於魯;魯一變,至於道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
“变”这里实言国家改革,《集注》补充的背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:孔子之時,齊俗急功利,喜夸詐,乃霸政之餘習。魯則重禮教,崇信義,猶有先王之遺風焉,但人亡政息,不能無廢墜爾。这种对比倒让人想起马克思《<黑格尔法哲学批判>导言》里对英法德三国的比较,趣哉!《注疏》则认为孔子是想说齐鲁是太公、周公之后,一贤一圣,如果有明君即可使国家走上正道。

23 觚不觚

子曰:「觚不觚,觚哉!觚哉!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觚”是古代的酒器和礼器,“ 一升曰爵,二升曰觚”。孔子说觚做得不合制,实际是想说应遵从礼乐,为政当有道,不得道便不能成。

24 君子可欺不可罔

宰我問曰:「仁者,雖告之曰:『井有仁焉。』其從之也?」子曰:「何為其然也?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;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大不相同。

“虽”这里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纵使、即使。“逝”相当于往、去。“罔”即诬罔、欺骗。

《注疏》认为宰我之所以这样问,是想看看仁者所忧所好,按道理仁者助人于患难之际,假如有另一个仁人掉进井里会不会去救。孔子则反答说,仁人怎么可能掉进井里呢?仁人可能会被人骗去井边,但决不会自己投井或被人骗到投井的地步。

《集注》则认为“井有仁焉”中的“仁”是讹误,应为“人”。宰我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自己笃信仁道,但又担心最后被仁道害了,所以相当于问假如有一天见别人掉进井里,自己会不会因为要去救而丧命。孔子的回答则是说,君子明理,救井中人肯定要在井上,怎么可能进到井里去救人呢?这个道理是很显然的。类似地,君子可以受骗,但上当相信了的肯定是本就合乎道的东西(尽管这些东西并不是君子自己求道所得),而绝不可能相信了不合道的东西,因为君子知道,不可能如此愚笨。这就回答了宰我的忧虑。

25 博学约礼

子曰:「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!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基本相同,本章很好理解。“畔”通“叛”,背离。

26 子见南子

子見南子,子路不說。夫子矢之曰:「予所否者,天厭之!天厭之!」

※ 本章亦选于高中教材,非常有趣。“矢”即发誓。

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,据传有美貌、好淫乱。孔子当时去往卫国是为了劝说卫灵公行道,而子路性子刚直,认为君子行事必遵从仁义,夫子见这样一个淫乱的妇人实在是耻辱,所以不高兴。孔子当即发誓自己决不会背叛仁道,否则甘愿遭上天厌弃。多么可爱!

27 中庸为德

子曰:「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鮮久矣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“至”相当于“极”。这句很好理解,不复赘言。

28 己欲立而立人

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
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
“诸”是兼词,相当于“于之”,“病诸”即在这方面还有不足,犹言尧舜都不能及此。这章是讲儒家“推己及人”的有名段落,如果能把上面的譬喻取诸己身(也即奉守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的“恕”的道理),那就相当于找到了达成仁的方法。

发表回复

textsms
account_circle
email

PAIPAC · 盗读记译

学记 | 《论语·雍也》学札与释读
PAIPAC #31103
《正义》:此篇亦论贤人、君子及仁、知、中庸之德,大抵与前相类,故以次之。
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
2020-03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