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参考
- 四库《论语注疏》
- 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
说明
- 本文为《古代汉语(下)》学习记录。笔者以为只读易忘,古书尤甚,因此借每周空闲时整理当周所读所感,以备来日之需。
- 《论语》原文保留为繁体,文中称及此经时不再用书名号。 用字和句读均以《集注》为准 ,但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句读大不相同时会专门标出;分章遵照通常分法,但分章依据历来多有争议,笔者也认为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说法有时牵强,故不录。
- 为了方便查看和检索,笔者自拟了各选段的小标题,取其要旨或所出典。
《论语》学札
4 里仁篇
1 里仁为美
子曰:「里仁爲美。擇不處仁,焉得知?」
※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里”解作所居、乡里,“择”言人之择居处, “知”读去声。注意上古汉语中表处所的疑问代词“虚化”,实际已经表示反问语气了。
2 仁者安仁
子曰: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“约”解作穷困,注意上古汉语中“穷”意为尽、困窘,“贫”才是今天所说的贫穷。不仁者不能久处困境,否则便易为非作歹,亦不能久处乐境,否则便易骄佚淫逸。
“知”读去声 。“利”《注疏》解作顺应(“利而行之”),仁者天性近仁,故而安于仁,智者知仁之美,故顺而行仁;《集注》则解作“贪”,仁者安于仁,智者知仁之好故而守仁,二者虽境界深浅不同,但皆不为外物所动。
3 唯仁者能好恶
子曰:「唯仁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之所以说唯有仁者能爱人恨人,《注疏》认为原因在于只有仁者能明察(“审”)人他人的好恶,由此才能正确地好人或恶人;《集注》则认为原因在于仁者无偏私,以“理”为好恶的准则,由此才能正确地 好人或恶人 。
4 仁者安仁
子曰:「苟志於仁矣,無惡也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苟”同“诚”。人如果能矢志为仁,那么就不会做出恶事了。
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
子曰:「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;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不过这其中有个值得思考的小问题。
“富”对“贫”,说人钱财多少;“贵”对“贱”,说人地位高低。“造次”指人急遽,“颠沛”指人倾覆流离。
富与贵是人想要的,但若不是以正道得来,人就不应占据。贫与贱是人嫌恶的,但若不是以正道得来,人就不应摆脱。——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对此的理解都是“时有否泰”,也就是说,行仁本不至贫贱,然而时运多舛,君子很有可能沦落到贫贱的境地(这也确实符合诸侯乱战的时况),但即使如此君子也不应该想着脱离贫贱,因为仁道不通、时局如斯,脱离贫贱、追求富贵必然意味着要放弃仁道,所以这才接着说——君子如果背弃了仁道,还叫什么君子呢?君子即便是吃一顿饭的时间(犹言时短)也不会违背仁道,即便着急匆促、流离失意也照样不会违背仁道。
不过这个选段中有个值得注意的小问题。说富贵有正道,人不能居不义之财,这是很好理解的,但是贫贱怎么也有“正道”呢?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其实都是不应去贫贱,这该怎么解释原文说“得”贫贱呢?笔者认为反直觉的关键在于“正道”之“正”上,我们都知道儒家重人伦道德,因此阅读时很自然地将“正”理解为某种道德概念(朱熹的“理”亦有这一层面,虽然其本质更像是形而上学概念)。然而,我们平常说的“正”“正确”其实总有两重意义,一层是真值意义(有效性),一层是道德意义(合道德性),有了这一区分,我们才能更通顺地理解这个选段:
“得富贵之正道”兼具这两重意义,正道不仅是能使人富贵之道,更是使人合道德地富贵之道,前者自不必说,孔子强调的在于后者;而“得贫贱之正道”只能读出第一层意义,即时有否泰确实能使人贫贱,行仁义本不会令人贫贱。前后两句形式相同,但内涵是有所区别的。这也是朱熹言而未明的地方——《集注》把“不以其道得之”解释成“不当得而得”,这里的“应当”“应该”恰恰就对应“正”的这两重意义,在富贵上“应该”指向道德意义(不应该做某事),而在贫贱上“应该”就仅仅只有推测意义了(某事不应该发生)。借此,笔者也尝试给出一种更易懂且符合“形同义异”特点的翻译:“富与贵是人想要的,不应该富贵却富贵了,君子不处居;贫与贱是人嫌恶的,不应该贫贱却贫贱了,君子也不摆脱”。
我们也很容易看出,前半句给出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准则,后半句则必须放到当时“道不行”的社会环境下才说得通。另外,如果非要较真,贫贱可不可以有道德意义上的“正”道呢?似乎也是可以有的,至少贫可以,比如“博施于民以济众”直至贫穷,这样的人大概确实算是“合道德地贫穷”了吧 。但这样会有个很棘手的问题,即道德意义上的好反而对应实际结果的坏,好的主观动机可能对个人造成坏的结果,这对广泛意义上的伦理学(道德善的意义)和恰恰强调个人动机的儒家伦理本身来说都将是个麻烦。
6 未有不能用力于仁者
子曰: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。好仁者,無以尚之;惡不仁者,其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見力不足者。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尚”犹言高过、加于,“盖”表推测。
孔子此言颇有层次。好仁的“境界”高,莫有高于好仁者,恶不仁的难度低,只是避免不仁之事加诸自身,也即不做不仁之事。没见过好仁者或许情有可原,但恶不仁者孔子也没见到过。难道说人无力行仁?试让人一天尽全力行仁,孔子还没见到过连这点气力都没有的人——言外之意自然是说仁道不通,不是人无力,而是无心,“为仁在己,欲之则是”。最后,君子不妄下断言,因此孔子又让步说好仁恶不仁者或许世上也是有的吧,只不过自己没见到罢了。
7 观过知仁
子曰:「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大不相同。
“党”即同类。《注疏》的理解是此句言“仁恕”,“恕”作为儒家伦理核心概念之一,简要说来就是推己及人。根据过错可推知,有过之人各有其类,“观过”便是依照过错给小人和君子各安其分,小人有过要看其过错是否合乎其身份,不能一味拿君子的标准要求小人,这样做人才算懂得了仁恕的意义。《集注》的理解则不同,各人之过各有其类,小人有小人之过,君子有君子之过,察看一个人的过错便可知晓他是否为仁者。
8 朝闻道
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大不相同。
《注疏》把这句理解为反事实假设,要是早上能听闻世间有道,那晚上就算死也无遗憾,言外之意便是叹息世间无道,人至死都不曾“朝闻道”。《集注》则把这句话理解为强调道的重要性,死生是大事,然而道甚至更为重要,“人不可以不知道”,就算早上听闻了道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。
9 士志于道
子曰: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求道在于不为外物形役。志在求道却还在乎口体之俸的人,算不得真心矢志,不足与其论道。
10 君子比义
子曰:「君子之於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與比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大不相同。
《正义》认为“适”的意思是厚待,“莫”的意思是轻视、慢待,把这句话理解成君子对待世人的准则在于重义而轻利,不会因人富贵就厚待、讨好,也不会因人贫贱就轻视、鄙薄。君子亲人,贫富无择,重点只在于有没有道义。《集注》则引《春秋传》和谢良佐的观点,认为“适”的意思是专主、依从,“莫”的意思是不肯做、否定,把这句话理解成君子行事于天下唯从义。世间各种标准,无可无不可,君子无所谓可否,因为君子内心只依从义理。
11 君子怀德
子曰:「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;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《注疏》的批判意味较淡,君子安于德,小人则安土重迁,君子安于法,乐于法制齐民,小人则 安于恩惠,唯利是亲。《集注》的批判意味较重,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在于公私之间,君子安于公道,小人则安于居所之安,君子务公,安于法治,小人则贪私利,安于亲惠。
12 放利多怨
子曰:「放於利而行,多怨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相同,义利之辩是儒家的经典话题。事事都以利为先的人多为他人所嫌怨。
13 以礼为国
子曰:「能以禮讓爲國乎?何有?不能以禮讓爲國,如禮何?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“让”是礼的要义,“为国”即治国,“何有”相当于“何难之有”。中国哲学素有“文质”之辩,可类比于西方哲学的“形式—质料”。如果一国徒有礼节之文,而无谦让之实,那有礼又能有什么用?
14 不患莫己知
子曰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為可知也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不应该担心自己没有高位,而应该担心自己有没有立于高位的真实本领;不应该担心没人知道自己,而应该去追求那些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真才实学。不过《集注》的理解要更抽象一些,把真才实学看作知之实,强调有质。
15 贯以忠恕
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
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即儒道的核心在于忠恕,忠恕统贯各道。
16 喻于义利
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仍是义利之辩。“喻”即通晓。
17 见贤思齐
子曰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
※ 无需多言。
18 劳而不怨
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。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 。
事奉父母应该少建言(多聆听);看到父母与自己意见不合,也应该恭敬不违抗,尽力做事而不烦怨。不过有趣的是,在《论语·季氏》一篇里,季氏将伐颛臾,孔子对两位弟子的告诫却是为人相当谏,谏之不听则当去,可见在孔子那里,父母同君主还是不同的呀!
19 父母在,不远游
子曰:「父母在,不遠遊。遊必有方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 。
《注疏》把“方”解作“常”,意即为人子出游应告知父母自己要去的地方,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去处父母才省得为子女忧心。《集注》则把“方”解作方向,引申为广义的去处。但二者大意还是相同的。
20 三年不改父道
子曰: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 。言孝子为丧,很好理解。
21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
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 。
这句也很好理解。知晓父母的年岁,一是为其高寿而喜,一则为其年老体衰而忧。诚哉斯感!
22 躬行逮言
子曰: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 。
这句也很好理解。古人之所以不轻言,是因为耻于做不到、空夸口。
23 鲜失于约
子曰:「以約失之者,鮮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,不过《注疏》的理解更丰富。
“约”即俭。为人俭束,便不易有忧患。不过《注疏》认为这其中有让步关系,约俭与放纵“俱不得中”,都不是最适宜的,然而相比之下约俭至少无过。这点可与亚里士多德强调“中道”相参照。
24 讷言敏行
子曰:「君子欲訥於言,而敏於行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
君子应慎言贵行,“放言易,故欲讷;力行难,故欲敏”。
25 德不孤,必有邻
子曰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基本相同。修德之人,必有同志相求,如其有邻。
26 事君结友
子游曰:「事君數,斯辱矣,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
※ 《注疏》和《集注》的理解有些区别。
“数”读shuo4。《注疏》解作“速数”,即快,认为此句说为臣为友应循礼渐进,急于事奉则不敬,易获罪受辱,急于交往则浇薄,朋友便易疏远。《集注》则解作“烦数”,即烦言唠叨,谏君不行则当去,纳友不善则当止,这合乎仁义;反复言说过了度,则“言者轻,听者厌”,于是“求荣而反辱,求亲而反疏”。
发表回复